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国潮热”“汉服热”机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产业思维推动汉服经济品质化提升。7月25日,在金栋昌老师的带领下,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汉服经济助发展·文化产业开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西安市一站式汉服沉浸式体验中心长安霓裳里展开调研,通过参观访谈,深度理解陕西“周秦汉唐”的身后历史文化底蕴,感悟西安在汉服妆造体验环节的优势,以及汉服产业升级为汉服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
实践队在长安霓裳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合影
“着汉服霓裳,阅长安繁华”,西安长安霓裳里印象文化街区于2023年9月开业,主要提供“汉服服饰+汉服妆造+场景拍摄”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街区内已入驻了66家汉服妆造门店,为沉寂多时的中环广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企业负责人向队员介绍汉服形制
“穿着汉服游长安”“做一日长安人”已经成为西安文旅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实践队成员通过做汉服妆造,从消费者角度深层次理解汉服产业的市场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在与长安霓裳里负责人座谈中,从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消费体验环节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从汉服数字化运营、新媒体传播、云平台销售让实践队员真切感受到汉服产业的广阔蓝海市场。
一袭汉服,连接传统与现代,也将游客与一座城市深度连接。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身穿汉服打卡拍照的游客,融入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目前,西安已形成汉服设计、制作、销售、租赁、妆造、拍摄等全套的产业链,并衍生出汉服模特、摄影师、培训师、汉服闪送等新的职业,我们相信,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屡屡出圈,汉服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一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人文经济效能。
企业负责人与实践队举行汉服产业座谈会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