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7月14日至7月21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社会实践团先后赴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化德县和四子王旗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
推普进校园,寻觅新力量。学生是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普通话使用与推广的重要群体,为此,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实践团成员走进化德县第三小学开展活动。实践团成员组织同学们进行“推普入蒙地,童言话振兴”主题宣讲会,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激发同学们对学习和宣传普通话的热情。同时开展击鼓传花、诗词诵读、手抄报绘画等活动,带领同学们深入感悟普通话的乐趣,引发孩子们助力推广普通话的积极性,为当地乡村振兴凝聚新生力量。
推普进校园
访谈入农户,调研求真知。根据国家语委相关要求,实践团深入内蒙古自治区文字工作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先后前往正镶白旗查干宝恩本村、化德县徳包图村、民乐村以及四子王旗郑家滩村开展推普活动,力促乡村普通话推广。实践团成员和当地村干部开展座谈调研,了解当地村民分布和乡村企业发展状况,共同交流探讨语言文字推广新路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农户家中,开展关于农户日常使用普通话情况的问卷调查,针对村民存在的普通话发音等问题进行纠正并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册,向村民普及普通话知识及作用,鼓励村民多说、常说,习惯将普通话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步提升个人普通话水平。
入户问卷调查
宣讲到基层,助力兴产业。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水平事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实践团成员主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助力产业发展。实践团成员在正镶白旗查干宝恩本村、化德县民乐村和四子王旗郑家滩村,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开展“推普技能+乌盟看振兴”和“普通话推广+职业技能”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利用网上数字平台,重点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中国语言数字博物馆”两大平台的使用方法,为村民的普通话学习提供技术帮扶,为当地产业发展和对外沟通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推普技能+乌盟看振兴”“普通话推广+职业技能”主题的宣讲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走到尾声,普通话推广与宣传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通过内容丰富的实践,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的认识并感受到语言文字推广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巨大影响。本次实践虽已结束,但普通话的宣传和推广仍任重而道远,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要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走到基层、深入农村,为语言国家语言文字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