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理念,了解学科应用,探索科技发展,长安大学赴吉林“科技兴国添锦绣·民生福祉展宏图”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0日在指导老师李明阳的带领下前往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和吉林省地震局进行学科探索。
百星在轨,各显神通,长光卫星持续深耕商业航天领域,为农林、水利、地震监测14个领域开展150余项类别的精准服务,奋力书写航天事业新奇迹、航天强国新篇章。实践队员走进长光卫星,处处可以感受到向“新”而行的蓬勃势头。在航天知识科普长廊、光影体验厅、科普教育厅,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长光卫星及吉林省航天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等情况,并通过系统演示的方法为实践队员展示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从卫星俯瞰地球的广阔视角给实践队员带来了全新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长光卫星从卫星研制到运营管理,再到遥感信息服务,企业坚持全链条创新,持续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感悟到新技术催生新工具,新工具赋能新业态。
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更加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监测预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实践队来到吉林省地震局,在办公室(机关党委)李艳波的带领下参观学习并开展座谈会。李艳波为实践队员介绍吉林省地震监测网络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地震仪观测等手段防范地震危害,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震监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信息学子学好专业知识,投身于地震监测工作中,为国家地震监测事业贡献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践队员对信息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纷纷表示愿意利用所学,服务国家战略性需求和社会需求。
实践队员通过本次实践深入了解学习信息技术在卫星遥感监控、地震监测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对专业所学所用更加清晰明确,进一步了坚定理想信念,彰显责任担当,激励实践队员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