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三下乡进行时:户县农民画探秘之旅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4-08-25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部署安排,结合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实际决定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开展“探终南山之景,观民俗之姿”——鄠邑县农民画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暑期实践活动。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的暑期实践团队达鄠邑区,将目光投向了这座承载着农民画辉煌历史的展览馆。展览馆建于1976年,建筑面积达4110平方米,内部空间被精心划分为三大单元,分别展示了户县农民画从萌芽起根到辉煌蜕变的发展历程。

 

探索:农民画的艺术殿堂

实践团队一行抵达户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农民画元素:墙壁上色彩斑斓的壁画、餐馆酒店以“画乡”命名的招牌、以及村民们脸上洋溢的淳朴笑容。这些无一不透露着户县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文化自信。

 


image.png


图为农民画作品。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鄠邑区,被誉为“中国第一画乡”,其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享有极高的声誉。走进农民画展览馆,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农民画作品,它们以大红大绿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和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和热烈的劳动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乡村大地。

团队成员们沿着展览馆的通道缓缓前行,每一幅作品都让他们驻足欣赏、细细品味。从早期的漫画单线平涂,到后来的色彩艳丽、思想淳朴的大跃进时期作品,再到改革开放后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农民画,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变迁,更见证了农民画家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参观展览馆。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访谈:与农民画家的心灵对话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画背后的故事,实践团特别邀请了当地知名的农民画家进行访谈。张青义,1954年生于西安市户县余下镇南素村,自幼喜欢绘画。1973年参加户县农民画学习班,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国内外各媒体先后采访报道,作品曾在国内外多家报利、杂志刊发。2000年、2009年曾先后两次出访美国,并成功举办个人画展,现担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特邀创作研究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农民画协会一级画家,张青义画家的家庭被户县文化局命名为“农民画之家,农民画作者辅导站,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接待站,多年来国内外朋友慕名常来参观学习。

在张青义大师的工作室,团队成员们有幸目睹了大师的创作过程。张大师热情地讲解了每一幅代表作品的创作心路历程,分享了他学习户县农民画近三十年的心得体会。他强调,农民画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传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画,爱上农民画,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image.png


图为张老师在展示他的作品。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展望:传承与创新并重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对户县农民画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们认识到,农民画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张老师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走进农民画展览馆,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与张老师的合影。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同时,张老师讲到,传承并不意味着守旧。在传承农民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创新和发展。只有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才能让农民画这一艺术形式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审美标准。因此,他呼吁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到农民画的传承和创新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户县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领略了农民画的艺术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户县农民画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胡安琪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