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情怀,7月16日,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张瑞君、李杭航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前往新民学会旧址和蔡和森故居、北伐军总司令部旧址、隆平水稻博物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中国革命先烈英雄主义精神。
指导老师及实践队全体成员首先前往新民学会旧址和蔡和森故居。新民学会有“建党先声”之称,也是湖南最早接触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地方。蔡和森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回顾革命历史,继承传统精神有重要意义。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参观新民学会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通过实地学习和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新民学会的成立背景与学会宗旨,感悟学会知识青年的进步思想与奋斗精神,实践队希望能作为新时代青年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图为实践队参观新民学会旧址
![]()
图为实践队的采访照片
在蔡和森故居,实践队员通过聆听讲解、实地参观等方式深入了解蔡和森先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师生们对革命时期先进青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有了深刻感悟。
随后,实践队前往北伐军总司令部旧址,站在雕像前,实践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北伐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英勇身姿,体会到战士们战之必胜的决心。
![]()
图为实践队在北伐军总司令部旧址的合影
下午,实践队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馆,在历史厅通过视频、宣传照和实物等多种方式,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背景和脉络,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深入了解袁隆平院士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实践队员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为中国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
图为实践队员在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合影
此次参观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实践。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师生们通过视频、宣传照和实物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革命志士坚贞不屈、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背景和脉络,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传统革命精神、弘扬奉献精神的决心和信念。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