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前往陕西的列车。
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讶地问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儿青年:“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他回答说:“西北可能需要。”
这些青年是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而奔赴陕西杨凌的,他们将成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保所)的生力军。
其中,背草根的青年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前身,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名叫李振声。当时的他不会料到,书包里的这些草根,经过他长达25年的漫长研究,会孕育出第一粒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小偃6号”,有效遏制了条锈病蔓延,开启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新纪元。
1 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
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约306公斤,远低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让人民群众吃饱饭,成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相当于当时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让本就饿肚子的中国人更是雪上加霜。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像对付人类疾病一样来抓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
小麦条锈病危害巨大,其病菌夏孢子堆成熟破裂后散发出大量铁锈色的夏孢子,在空气作用下几天内就可蔓延至整个地块。小麦一旦染病,严重时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
更棘手的是,利用普遍采用的育种方法,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对这种“近亲繁殖”的新品种产生适应性变异、让其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来到关中平原,看着一片片延伸到天边的小麦田,体会到小麦条锈病的可怕。“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有的农民就在地头哭。”
如何才能补救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李振声苦苦思索破解之道。
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的李振声,少年时经历过贫困和饥荒。连年旱灾,村里的榆树叶和树皮都被吃光了,葱根蒜皮也被当作食物。这让他深知粮食的宝贵。
高中二年级时,李振声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辍学到济南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道路。
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进入中国科学院,他在惊喜之余也有一丝遗憾:想做遗传育种研究的他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那时的李振声不会想到,这个看似与小麦育种无关的工作,会让他开辟出一个小麦遗传育种的新领域。
看着从北京带来的草根,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而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不抗病的个体都被淘汰了,是非常好的基因库。”李振声想,如果把野草的抗病能力传递给小麦,不就能大幅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吗?
这个设想得到植物学家闻洪汉、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
但是,小麦演化至今经历了近万年时间。人工育种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长时间,李振声并没有把握。
事实上,苏北农学院毕业的陈潄阳比李振声先来水保所,她试图把滨麦草的多年生性和抗病性传递给小麦,可研究了两年,小麦性状没有一点变化。
李振声查阅国际研究文献后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他把携带的牧草草根种在水保所的院子里,搭建了简易的半地下土温室繁殖种子,并迅速牵头组建了一个青年科学家课题组,成员包括陈潄阳、李容玲、刘冠军等。
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有三道难关挡在他们面前:第一,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第二,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繁育能力;第三,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
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振声带领课题组成员迎难而上。他们最初挑选12种牧草与小麦杂交,只有3种成功。其中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于是他们便把它作为研究重点。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成功授粉;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对小麦逐株排查,找到雌雄花正常的杂种,与父、母本反复进行正反回交;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们就一次次地重新鉴定、筛选……
2 偶然和必然
研究进行到第八个年头,理想的麦种还是没有出现。
“搞远缘杂交就是不着边际的事”“既糟蹋经费又浪费时间”……一时间,非议纷至沓来,课题组陷入困境。
幸好,刚开始研究远缘杂交时,李振声想起刚到中国科学院时听过艾思奇有关哲学的论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同时还做小麦品种间杂交研究,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种远近目标相结合的做法帮了大忙。当时,研究团队通过小麦品种间杂交选育的一些品种在陕西得到推广,远缘杂交研究才得以继续。
1964年夏天,小麦成熟前一个多月阴雨连绵。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1000多份小麦杂种后代一日之间几乎全部“青干”——叶子还绿着,植株变干了。只有一株扛过了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保持着金黄色。
这一未被“青干”的杂交种,给了李振声课题组莫大的信心。这个被称为“小偃55-6”的材料,既抗高温又抗病害,成为后来大面积推广的“小偃6号”的“祖父”。
“科研工作偶然中有必然,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李振声谈到这次“偶然”和“机遇”时如是说。那时候,他每天都在地里查看,细致到完全不看记录本,就能说出哪个材料长在哪个地方,最终敏锐地发现细微的差异。
“小偃55-6”只是初步成功,让远缘杂交种走向生产应用依然任重道远。
1965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植物所,后合并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了该所的七八亩试验田,他还千方百计在附近的官村开辟了30亩试验田,开展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穆素梅、钟冠昌被分配到该所,跟随李振声开展研究。
穆素梅记得,从西北植物所去官村试验田要走10里土路,那时全课题组仅有一辆自行车,每到播种、授粉季节,李振声就和同事们一起背着馍从所里步行到官村。每年10月小麦播种季节,一碰上连阴雨,路就不好走,雨鞋陷进泥窝里,鞋子裹着泥巴越走越重,平日里一个小时的路程得走将近两个小时。
农民播种小麦时,胳膊挎着荆条编的笸篮,手伸进去抓一把麦种撒在新翻的沟垄里,就完成了。课题组播种就不一样了,要规划好每个材料的种植行数,稀少的材料甚至要一粒粒播种,还要给每行材料写一个标识牌,插到地头。
提起播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周汉平回忆,当年刚进课题组不久,他就领教了李振声的“怒火”。
那次,秋雨连绵下了半个月,为了不影响后期研究,大家冒雨播种。地里泥泞不堪,周汉平干活就有些粗糙,没想到,他的马虎被李振声发现了。
“雨再大,也要按照规矩来。”一贯好脾气的李振声极为严厉地对周汉平说,“只有在很严格的条件下,才能看到遗传上的差异。”说着,李振声自己做起了示范。这让周汉平深受教育,在后来的试验中,他都非常仔细。
不光是播种,收麦、拉车、脱粒这些费时费力的活儿,课题组也都自己干。
麦子收割时,热浪炙烤得树叶都失去了水分,一片片耷拉着。他们顶着热浪把远缘杂交的麦子拔出来,放在架子车上拉回西北植物所。
珍贵的材料不能用机械脱粒,他们就蹲在地上,手上套个小搓板,在麦穗上来回搓几下,让麦子落到身旁的盒子里,然后用小风扇吹掉麦壳,再查看籽粒的数量、颜色、饱满度,最后装进一个牛皮小袋中,标上编号。
时光飞逝,寒来暑往。官村的试验田里慢慢建起了平房、仓库,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大家不必每天来回20里路看麦子了。
1970年,李振声课题组经过连续6年反复的杂交和回交,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新材料,命名为“小偃96”——这就是“小偃6号”的“父亲”。这个材料具有抗病、早熟、抗干热风、优质等优良特性。用它做亲本进行杂交,次年终于得到了第一代“小偃6号”。
不过,这时的“小偃6号”仍存在育性不稳定的问题。直到1977年,课题组用激光对杂种进行辐照并反复繁育至第七代,才得到一个特优单株——也就是后来黄淮海地区普遍种植的“小偃6号”的原始株。
“我们对这个单株采取了‘破格’处理,把它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一个小区内,结果群体性状一致。”李振声说。
这批种子在有限灌溉条件下亩产超过35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这些成果让小麦远缘杂交课题组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3 “漂亮的小孩”
“‘小偃6号’好像一个生下来就特别漂亮的小孩。”半个世纪后,陈潄阳依然清楚记得,这个材料穗子整齐修长、粒多质优、种子饱满、成熟黄亮;穗子成熟时叶子还挂着绿色,可以继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输送到种子里使它们挂浆饱满。
陈潄阳记得,李振声在小区里选出一株最健硕的“小偃6号”带回来,请一位细心的女同志剥开麦壳,用镊子取出一粒粒麦子,再把麦壳复位,获得一株完整的“小偃6号”株型标本。每个到实验室参观的人,看到这一标本都忍不住赞叹。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
有了种子,接下来就是同样繁忙的加速繁殖、区域试验。
通过课题组的不懈努力,“小偃6号”在1979年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获得佳绩,在37个试验点中的35个点获得增产,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
1981年,优异的表现让“小偃6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5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终于取得巨大成功。
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仅仅5年,“小偃6号”累计推广2400万亩,经济效益达2亿元,其成果转化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显著,令人瞩目。
为了培育、繁殖、推广“小偃6号”这个“漂亮的小孩”,研发它的科学家们都忽视了自己家里的孩子。
那时,李振声与夫人李继云分别主持两个不同课题,他们经常出差、蹲点或做试验。女儿李滨从六七岁开始就常常无人照管,在脖子上挂一把钥匙,一个人到食堂打饭,一个人住。
陈潄阳的丈夫经常在外出差,她就一边做研究,一边拉扯女儿。一次,她在地里做试验回家晚了,女儿放学找不见她,一个人从西北植物所往官村试验田的方向跑,半路上被她同事撞见才带回所里。
穆素梅和钟冠昌夫妇为了做研究,把不到1岁的大儿子送回河北老家,小儿子28天时就托附近的农民照看。
正是他们的割舍与坚持,换来了陕西农民给出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20多年的研究中,李振声课题组先后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一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
其中,“小偃6号”始终是那个最漂亮的“小孩”。它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侵染,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这些品质让它作为陕西省骨干小麦品种被连续种植16年以上,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这也让它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一度超越水稻。
4 麦浪如歌
育种界常说,没有长青的种子。“小偃6号”审定以来的40多年里,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加快,作为农业发展“芯片”的种子的代际更迭速度也在加快,关中平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新种子的诞生与落幕。
但至今,“小偃6号”在陕西依然有农民在播种,它在培育新品种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陈潄阳认为,一家科研院所要有自己的特色,才不会在同类竞争中被淘汰,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小麦远缘杂交取得成功,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这一点。
她表示,作为一项探索性基础研究,小麦远缘杂交课题组一开始就有了“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这让课题组面对困难和曲折,始终坚定必胜信念。
李振声则反复强调:“没有集体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小偃6号”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后,奖金共有3万元,当时大家的月工资还不到100元。李振声安排的分配结果是,课题组10个人每人1000元,他本人也是如此。其余部分分给了所里的司机、食堂大师傅、县种子公司等其他对课题组给予过帮助的人,每人同样1000元。
1985年获奖证书照片。遗传发育所供图
当然,课题组其他人始终坚信,这项研究之所以取得成功,还有一个关键是有一个优秀且相对稳定的学术带头人。20多年间,课题组成员几经变更,李振声的行政职务也在不断变化,但没有变的是他依然是远缘杂交课题组组长,这让课题组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良好的科研秩序。
科学、进取的团队氛围,推动课题组坚持攻关、不断创新。
上世纪60年代的远缘杂交,只能在个体水平上开展;到了上世纪70年代,研究进入细胞水平,跨越了一大步;从1978年起,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
今天,距离李振声和同事们踏上那列西行的火车已过去68年。当年年轻的面庞已经布满皱纹,有人已经逝去,但关中平原一片片延伸到天边的小麦田——这片他们曾经为之奋斗的黄土地上,仍然印刻着他们的青春记忆。
1987年,西北植物所遗传室部分研究人员(左一为李振声)。
青年李振声在开展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因为小麦远缘杂交,清秀的江苏女子陈潄阳在祖国的西北大地度过了大半生,耄耋之年的她仍未忘记“小偃6号”培育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1979年的一个夏日,她早早起床、脚步轻快地从杨凌前往官村,一路上不由自主地小声唱起歌来。歌声传到耳边,收敛了半辈子的她被自己的“张扬”吓了一跳。
山东青年李振声在黄土地耕耘三十一载,因为给农民们带来了吃得饱的远缘杂交小麦,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中国远缘杂交小麦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
在黄土地上,李振声总是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经常放上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就开始吃。李振声很适应这种饭食,对初来乍到的徒弟穆素梅说:“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拌就挺好吃。”
小麦远缘杂交成功后,陕西省科学院给李振声在西安分了房子,他没去住,觉得在杨凌做学问是非常好的选择。
“科学研究的主流应该是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李振声说。在杨凌的这些年,他吃过120多户农民家里的饭,知道农民想什么、要什么。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穆素梅说,“他总是鼓励我们要作贡献。”
在李振声的鼓励下,穆素梅和钟冠昌夫妇在1989年调至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现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进行“二次创业”,通过10余年的奋斗培养了一批农业研究人才,并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出口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高优50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返回中国科学院院部,从麦田里亲力亲为的耕耘者变成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提出一个影响至深的建议——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治理。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他还是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吹哨人”,在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出现徘徊时,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针对国际上有关“谁来养活中国”的提问,他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这些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科研创新、策略实施,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做出回报。”
这一朴素的感情,支撑李振声用所学回报祖国,也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院人。
如今,遗传发育所成立了李振声“滨海草带”青年突击队,集中所内10多个育种和养殖团队的优势科研力量,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开展攻关。这些新时代的青年,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继续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自己的科技论文。
2024年9月10日下午,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管理处(信息中心)、共青团西北工业大学委员会主办,共青团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信息安全协会承办的网络空间文化节开幕式在翱翔学生中心广场上拉开帷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碳’路队”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兰州新区,在兰州新区团工委副书记王生福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以“解锁新质生产力核心密码,构筑绿色转型新蓝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了解兰州新区在绿色生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能动‘碳’路队”社会实践团深入国家电投黄河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探索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 领袖寄语照航程,
在中国西北的辽阔版图上,玉门市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遐迩。如今,这座城市在历史的沉淀与现代发展的交织中,正积极迈出向“新”而行的坚实步伐,尤其是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碳’路队”
2024年8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能动“碳”路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团委书记李成的陪同下,展开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华亭煤业集团在新能源及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最新发展,并探讨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前景。调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