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乡县火车站出站口拾阶而上,碧蓝的天空,水墨画中的青山,半山腰的白云飘带逐一映入眼帘,2023年8月12日,经过半个月的规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西乡县地调研队如约而至,来到汉中市西乡县,围绕调研黑木耳等菌类产业,解决菌类生产问题;走访人文自然景观,开发文旅资源;提高当地居民营养安全意识这三大主题,开展了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结合专业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西乡县茶园美景(图/宋金宜)
以专业赋能,助力黑木耳变成金钥匙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是习总书记参观柞水黑木耳时对当地居民说的话,我们谨遵习总书记教诲,带着专业知识,赋能西乡县的黑木耳产业乡村振兴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小龙村村委会开展食品营养安全讲座(图/田思雨)
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西乡县小龙村村委会办公室的时候,当地的村干部并没有因为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而轻视我们,而是热情的把我们带到招待室,给我们倒好茶水。调研团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5个黑木耳大棚和路边的鱼稻共养稻田,沿途的各种花花草草以及时不时飞起的几只朱鹮为调研增添别样的乐趣。村书记向我们介绍,大棚种植养护全都是由当地留守老人、妇女完成的,村集体给每个人每天发80元的工资,帮助村民改善了生活水平。在与当地技术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了当地黑木耳产业的许多问题:黑木耳产量低;,而夏季大棚空缺处于空闲状态……”种种问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更先进技术的初心。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中技术人员交谈(图/王旭蕊 )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村是主战场,但是幕后的乡村振兴相关的企业,更是乡村振兴工作能够长久开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先后参观了西乡县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汉中富林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汉中金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汉晶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团受到了几家公司的热情招待,也遇到了来当地企业实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我们调研团队队长有感而发:“作为农林高校学生的我们,要在祖国最需要人才的乡村振兴一线中绽放光彩。”
图为当地公司带我们参观生产车间(图/唐璐 )
这些乡村振兴一线企业在发展自身科技的同时,也注重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例如,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向农户收购油菜籽,积极流转农民土地,扩大自己生产规模的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就业渠道,为农民增收,充分体现出乡村振兴相关企业的企业良心。
图为当地公司为我们开展欢迎会(图/王旭蕊 )
以新媒介加持,助力发展驶向快车道
数字乡村、新农人建设离不开数据、互联网、商业环境等方面的助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各地方越来越注重打造农产品域公用品牌,通过塑造优质品牌,实现三农的跨越发展。
我们在了解到当地乡村振兴公司有助农直播后,调研团队积极与乡村振兴公司直播部门取得联系。次日一早我们参加了“汉韵西乡”直播账号的直播,每一位参与直播的成员都积极表现自己,帮助主播宣传西乡特产,推销黑木耳,让2000人关注的小账号涨粉100多个。由于直播效果良好,公司邀请我们参加第二天的“西乡煮茶”直播——一个有十几万粉丝账号的直播。此次直播,调研团成员依旧表现出色。在和主播的积极互动下,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到112人,点赞数达4.8万,累计观看人数达到6775人。直播结束后,主播激动地说:“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人气,之前直播间最多才有80个人。”巨大的流量也让其中一位团队成员感叹:“助农直播对发展新农人有重大意义,乡村振兴要紧紧与时代相结合,抓住数字时代的红利。”
图为实践队员在小龙村开展助农直播(图/王子轩 )
以学科使命为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健康中国
在我们入户调研的时候,外面下着小雨,村民们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家中,陌生的陕南话传递着中国农民同样的热情好客。在我们入户调研中了解到,虽然村民们保持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传统,但是家里在镇上上学的孩子由学校提供午饭营养餐,保证孩子们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在这物资贫乏的山脚小山村,祖国的花朵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图为实践队员在小龙村入户调研(图/田思雨 )
经过仔细的入户调研之后,我们发现了当地居民饮食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们与村委会商讨后决定开展食品营养安全宣传会,在村书记的协助下,我们顺利开展了食品营养安全宣讲会,与到会的50多名村民们热情交谈。镇上的3名领导,恰巧来到小龙村,也参加了会议。主要负责食品营养安全会的调研队成员在会后说:“能感受到,乡村振兴使村民们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更加渴望学到知识,与我印象里的旧农民很不一样。”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营养安全宣传会合照(图/刘琳 )
调研结束后我们整理调研结果,积极与教授交流讨论,并收获了教授提供的大量资料。我们带着研究成果,向当地政府企业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复,西乡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给予我们资政批复,西乡县委员会给予了我们表扬信。当看到企业政府采纳我们的意见的时候,这些日子压在我们心中的担子终于放下。
图为实践队伍所获表扬信、资政批复(图/王子轩 )
一群“毛头小子”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没有辜负当地人民对我们的热情招待、学校的大力支持,更没有辜负少年的意气风发,本次行程结束了,但三下乡不会结束,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将自己的青春力量,继续奉献在这一片热忱的土地上。(文/刘琳、宋金宜、唐璐,图/王子轩、田思雨、王旭蕊)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