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扎根基层,躬行实践

枫火XISU 2023-09-08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红色”本色,在弘扬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探寻黄土高原上的绿色传奇,赓续红色革命文化,在实践中悟出经验,得出道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枫火志愿队暑期实践考察团的成员们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进行了调研和学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展新姿,乡村蝶变绘出振兴新画卷。近年来,高西沟村依托本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2300亩生态林,包括660亩松柏林、1000亩经济林,还建成水库、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党建展室等。

高西沟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地貌,可以领略到层峦迭嶂的黄土高坡、纵横绵延条条沟壑、窜入云霄的层层梯田、沟渠紧锁的坝系工程。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多年来,当地群众开拓创新,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今年,高西沟人又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广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有效解决全村1830亩谷子和山地苹果的“饮水难”。

乐 7.20(1).png

图为高西沟村种植的苹果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嘉欣 摄

据了解,高西沟村实施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以“设施配套、全面节水、色高产”为标准,采用“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软体水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和旱作集成技术,以村内现有的水库和塘坝为灌溉水源,主推山地苹果深层滴渗灌技术等旱作集成技术,于谷子、苹果生长关键期进行补灌,在显著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平衡。

榆林聚焦种好“脚下田”、端牢“手中碗”目标,坚持“四水四定”,实施以工补农,整合项目资源,率先整市示范,推行“四位一体”、节水改造、补灌扩面和示范创建,把旱作技术延展到四大产业,把节水理念融入到生产全程;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当地人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生态旅游、美食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化特色产业,打造高西沟品牌,持续发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标杆引领作用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这曾经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写照。自20世纪50年代起,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高西沟村便开始探索治理水土流失,成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典范。在此后的生态建设实践中,高西沟村尊重自然规律,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的原则,坚持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治理,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这种做法使全村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经过十余年的治理维护,高西沟村实现了山青水绿,旱涝保收。对高西沟人来说,“吃不饱肚子”成了历史,“吃生态饭”变为共识。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小米、山地苹果等特色农业产业,依托良好自然环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共享生态红利

初心如磐,履践致远。近年来,米脂县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振兴+”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高西沟经验,埋头苦干带领老区人民发家致富,在生态治理的延伸线上,找到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致富路。

高西沟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党支部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团结带领高西沟村民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嘉欣 7.17 (8).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嘉欣 摄

责任编辑:杨乐乐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2401暑期商洛金丝峡三下乡社会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2401暑期商洛金丝峡三下乡社会实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社会实践】智慧乡村“云”上观,数智治理惠民生——

【社会实践】智慧乡村“云”上观,数智治理惠民生——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陕工大商贸学子破界香山村,重塑振兴新逻辑

陕工大商贸学子破界香山村,重塑振兴新逻辑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河北邯郸胡口小学三下乡活动纪实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河北邯郸胡口小学三下乡活动纪实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青春扎根乡土 行动践行三农精神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青春扎根乡土 行动践行三农精神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