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理学子赴延安三下乡,探寻布堆画传承新思路

西安理工大学 2023-08-23 浏览: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助力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7月19日-7月21日,西安理工大学“匠心拾遗,布布生花”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省延安市进行实地调研。

7月19日,实践服务队成员抵达延安后立刻出发前往延安非遗陈列馆。场馆安静祥和,众多布堆画作品陈列其中。心灵手巧的婆姨们于衣服破损处层层堆摞、厚厚缝衲,又在衣服上缝缀一些动物、花草图案,美化生活,又耐磨耐穿,凝聚着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队员们在一件件富有生活气息的布堆画作品中对这项民间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感受到了民间手工技艺之美。

参观结束后,成员们积极走上延安街头,与市民们进行互动交流,向群众们介绍布堆画这项民间技艺,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一民间技艺。

image.png

实践队走上延安街头向群众介绍布堆画

7月20日,实践团队前往延安红街,采访非遗传承人郭如林老师,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深层底蕴和魅力。在与郭老师的交流采访中,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他对布堆画的热爱和坚持。

image.png

图为郭如林老师向实践队介绍布堆画

郭如林老师强调布堆画作为传统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长期学习与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同时,他也直言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政府对非遗传承资助无法面面俱到,给非遗传承带来困难。他殷切期盼青年们积极参与到传承活动中,打破静态传承的瓶颈,在非遗文化内核完整的前提下注入青春元素,实现非遗的活态延续,让非遗文化绽放新的光彩。他相信通过青年的参与和创新,非遗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社会实践服务队对郭老师的采访活动在延安市圆满结束后,成员们继续前往延川县,参观延川文化艺术馆,在延川街头随机采访。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在延川文化艺术馆和妇联的努力下,该地定期面向延川群众开展布堆画等非遗体验班,让更多延川市民对布堆画有更深入的了解,使这项民间技艺在延川县焕发出勃勃生机。

7月21日,实践团队前往山云居艺术馆,杨翠芳女士接受了采访并亲自带领参观,成员们在杨翠芳女士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布堆画的制作过程。

参观过程中,冯山云先生的布堆画作品《黄河》深深的震撼了成员们。作品中,一条巨龙自画面左侧腾空而起;觉醒的东方雄狮眼睛炯炯有神,雄踞右下角;正中抬头挺胸、高举双手、呼天唤地的,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天空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太阳代表不同时代,世事变迁,土地上时时有艰难险阻,而黄河边的人民时时都拼搏奋进。

image.png

图为杨翠芳女士介绍冯山云先生的布堆画作品《黄河》

“表现黄河不是凭一时一事的认识,而是靠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杨翠芳女士向成员们郑重介绍。冯山云先生患病后无法亲自前往田间地头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儿子为他带回了许多照片,冯山云先生从这些照片中获得灵感,创作了陕北人民画像的油画组。

杨翠芳女士向成员们郑重表示,冯山云先生患病后难以前往田间地头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儿子为他带回了许多照片,冯山云先生从这些照片中获得灵感,创作了陕北人民画像的油画组。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冯山云先生扎根在养育了自己,深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中。他的艺术创作自始至终都从来没有离开这这块土地。

image.png

图为杨翠芳女士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冯山云先生

布堆画作为中国西部陕北延川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的传统民间艺术。20世纪80年代初,冯山云先生率先搜集、整理研究民间广为流传的布堆画艺术,在此基础上立求创新,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在如冯山云先生,郭如林先生这样扎根基层的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布堆画等民间技艺在延川这片土地上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民间技艺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成员对于布堆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其中蕴含的陕北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成员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基层文艺工作者们对于布堆画这项技艺的热爱和为传承发扬布堆画做出的努力。团队成员将根据本次实践的调研成果,不断探索发扬布堆画的新方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青春力量,让民间技艺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他们深信,通过持续努力,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民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责任编辑:史锦轩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2401暑期商洛金丝峡三下乡社会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2401暑期商洛金丝峡三下乡社会实

【社会实践特辑】在面对面交流中读懂乡村真实需求——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开展“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商

【社会实践】智慧乡村“云”上观,数智治理惠民生——

【社会实践】智慧乡村“云”上观,数智治理惠民生——

为探索我国乡村数智化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星野云田调查队于此暑夏之际,选定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作为核心调研点,开展一系列关于数智民生的乡村社会调查。 2025年7月10—16日,调查团于槐北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在此期间,调查

陕工大商贸学子破界香山村,重塑振兴新逻辑

陕工大商贸学子破界香山村,重塑振兴新逻辑

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所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高校)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基层调研。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驻村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河北邯郸胡口小学三下乡活动纪实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河北邯郸胡口小学三下乡活动纪实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奕霖)7月17日,河北邯郸胡口小学迎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的重要一天。这支团队以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从课堂教学到民情调研,再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践行三农精神的担当,让胡口小学的这个夏日充满了温暖与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青春扎根乡土 行动践行三农精神

长安大学学子支教行:青春扎根乡土 行动践行三农精神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 月 17 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 河 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二天。全队按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宣传组四个小组分工运行。 图 1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