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田碧琛)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8月6日至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西北地区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服务队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实地调研。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自然条件和设施农业技术支持等综合情况,团队成员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吴忠市同心县、中卫市海原县等地开展调研,前期积极与对方单位进行联系,保障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第一站:走访政府知现状。调研团队先后考察了同心县、海原县及灵武市农业农村局直属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展开座谈,主要交流了当地土地利用情况、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相关存在问题及对策等。
同心县农技推广中心马主任表示,现存的老旧棚体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加上水资源短缺,直接制约了当地设施蔬菜的发展。灵武市农技推广中心殷主任提到,要重视职业农民培训,提高标准化统一化管理等问题。
第二站:深入企业探发展。团队成员前往当地蔬菜种植合作社和设施农业产业园区进行走访调研。同心县君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当地种植概况和存在问题,加强优化合作社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海原县西安镇瓜菜种植产业园区负责人表示,要加大海原气候条件、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生产要素的把握,找寻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能、改变种植结构。海原县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通过重点示范富硒蔬菜“三零”种植模式、水肥一体化、蚯蚓粪应用技术等,建立“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联农带农机制,开拓市场以此提高效益。
第三站:聚焦农户察民情。在与农户的走访调研中,灵武市郝家桥镇上滩村负责人介绍到,该村已有将近20年的设施大棚发展历史,目前主要种植韭菜,“尚品上滩”特色品牌走俏市场。团队成员还参观走访了兴旺村,曾在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时利用戈壁、沙漠等非耕地建造大棚,现已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了解,该地区正在实现韭菜“核心示范区——标准生产区——辐射带动区”的功能拓展延伸,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悉,除了赴宁夏地区开展调研,团队成员相继前往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在调研过程中积极与政府人员、农业从业者、农户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咨询负责人员,了解产业现状及当地设施农业规划。调研结束后有序整理材料,在老师指导下形成总结报告并进行反馈。
基于此次调研,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铭记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的初衷,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西北地区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农户答疑解难,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